今天是

13625623882 (微信同号)

服务咨询热线

新闻中心
NEWS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中心

安徽采取多项措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

发布时间:1970年01月01日 浏览量:4876


今年以来,安徽省经信委采取多项措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,并且取得了新的成效。

突出智能化、小型化、个性化、定制化创新产品,认定一批省级新产品;围绕绿色消费,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,大力发展绿色建材、高性能钢筋、高效节能电机、再制造产品;围绕健康养老,大力开发绿色、有机、安全、休闲食品,开发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诊断设备,开发康复辅具、食品药品、服装服饰等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;围绕智慧生活,加快智能语音、新型显示、智能手机、可穿戴设备、北斗导航应用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,开发更多引领潮流的消费电子产品。围绕智能制造,重点发展数控机床、工业机器人、3D打印机、伺服驱动器等产品。为搞好产品开发,首先要抓好产品设计,打造一批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和工艺美术产业基地,组织开展2015年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和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申报,其中创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0个左右,创建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100个左右。

到4月份,全省已认定第一批安徽省新产品57个。一些产品如江淮汽车公司的自卸车、安徽巨一智能装备公司的车用风冷驱动电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。

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。实施工业强基工程,着力突破智能装备、工业机器人、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关键基础材料、核心基础零部件、先进基础工艺,采用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装备、新材料,运用财政贴息、创业投资、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,筹集技改资金,提高技术改造水平,推动重点行业智能化改造试点示范,落实设备加速折旧、进口设备和重大装备进口零部件免税等政策,实施重大技术装备、高端材料及新材料、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、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、食品药品安全保障5大技术改造工程;推动传统产业创新产品、创新管理、创新商业模式;支持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发展。省级层面重点抓好140项10亿元以上重大技改项目,各市、县(区)经信部门要通力合作、聚力推动技改项目实施,力争全年完成技改投资5600亿元左右。

今年一季度,全省工业列入调度的1368项亿元以上技术改造已完成317亿元,占全年计划投资29%;累计完成技改投资2080亿元,其中蚌埠丰原涂山制药生产线综合技改、南澳地毯年产1200万㎡汽车内饰材料等31个重点项目已经竣工,合肥三羊年产20万辆电动车、亚伦电子科技的电子壁炉等130个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。这些技改项目的建设和投产,对提高产品水平具有重要意义。

按照改革、改组、改造“三改”、产业、企业、产品升级“三升”的总体思路,推动智能语音、新材料技术与家电产品的嫁接融合,加快家电产业向智能化、绿色化方向升级;支持引导煤炭企业,调整发展方向、优化产品结构、加快扭亏增盈,支持淮南、淮北、皖北三大矿业集团开展省外煤矿托管经营;支持汽车企业加强关键核心零部件及优势车型研发制造;编制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,实施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,支持钢铁、有色、化工、玻璃等企业发展新材料品种,打造安徽铜、铁、硅基及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;加快现代中药、绿色有机食品加工、纺织鞋服等一批产业基地建设。今年以来,一批传统产业通过改造提升,面貌一新。

围绕建设智能装备强省,加快推进芜湖、合肥、富士康(安庆)机器人产业基地、合肥南车基地二期、芜湖中联重工、奇瑞、江淮新能源汽车等装备项目建设,建成南车基地一期、马钢动车车轮等项目,全年实施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200项以上,销售新能源汽车5000辆。围绕打造“中国声谷”,加快建设中国(合肥)智能语音产业园,面向全球招商引资100家以上配套企业,加快推进在教育、家电、汽车、智能终端等领域的应用。围绕培育电子信息主导产业,加快芜湖东旭光电、合肥京东方8.5代线、彩虹玻璃基板、宝龙达平板电脑和手机等项目建设,推进合芜蚌平板显示配套、铜陵PCB等产业园建设,新培育2~4个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。围绕争创“中国软件名城”,推进宿州、淮南云计算产业基地建设,打造合肥、马鞍山、芜湖三大软件园,推动合肥、池州集成电路产业发展。力争十大高成长产业产值突破6000亿元,增长20%以上。

今年以来,全省高成长产业发展很快。一季度,全省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28.6亿元,同比增长10.8%,芜湖埃夫特公司、安徽巨一公司实现产值分别达8807万元、9012万元,增长15%以上。

今年计划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家,认定行业技术中心1~2家,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,争创部级重点实验室。组织开展行业性、专题性和地域性产学研对接活动,面向高校、企业征集发布技术需求300项、科技成果1000项以上,组织实施1000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,重点支持一批产业技术攻关项目,集中力量突破集成电路、信息通信、伺服控制、智能制造、物联网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一批关键技术,促进40~50项重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。实施知识产权培育工程,培育一批知识产权运用示范企业。同时,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,打造“皖军徽匠”,培养一批“新徽商”企业家。大力引进一批集成电路设计、3D打印、智能装备等领域短缺急需的创新型团队和创新型领军人才、打造数以万计具有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队伍。支持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。继续开展创业者、高层管理人员、领军人才、企业家梯级培训,创新培训方式,提高培训质量,力争培训人数超过4000名,通过系统培训,增强企业家信心,塑造企业家精神,提升企业家素质。

13625623882 (微信同号)
浏览手机站